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千栋温棚在高原蓝天下熠熠生辉。这个总投资17亿元、占地3140亩的产业园区,不仅是青海省规模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更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的创新模式,为实现健康农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健康引领:村书记开辟新路径
“我们作为村民,种地是我们的责任,不能让大棚成为我们的负担!”2018年,面对传统作物和健康蔬菜的双重挑战,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带领党员立下军令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864万元注入村基地,采用“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的模式,将342户农民的零散承包地整合为3140亩设施农业园区,成功盘活健康食品生产的资源,帮助村民开启“健康农业”的新篇章。
科技助力:高原健康食品的典范
走进占地8260平方米的草莓脱毒育苗中心,这里培育出多种优质草莓苗,为当地提供丰富的健康食品。在园区内,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合打造高原草莓种业研究院,年均繁育健康草莓种苗75万株,产品远销甘肃、新疆等多省,推动区域健康农业发展。
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新实践
园区还创新构建“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益机制,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每年发放流转费264万元,带动375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共同推动村庄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园区采用“基础设施共建、技术标准共推、销售渠道共享”的模式,帮助周边村庄共同种植草莓等健康特色农产品,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未来展望:构建可持续的健康产业链
如今,曾被视为“烂摊子”的千栋温棚,已成长为产值过亿的科技农业标杆。曹有明和团队正在探索建立更加稳固的联农带农机制,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与农户增收紧密结合,为健康农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选择[J9九游会],我们将共同为健康农业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