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医院东院手外伤一科近日成功完成全院首例淋巴静脉吻合术,标志着在复合医疗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手术专为因肿瘤术后导致淋巴水肿的患者设计,尤其适用于经历过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该手术的成功,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为医院的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治疗打开了新的可能。
治疗背景
许多肿瘤患者在接受淋巴结清扫后,可能会遭遇淋巴管的损伤,进而引起四肢肿胀、疼痛,甚至皮肤纤维化和肢体畸形。尤其是这位女性患者,曾经历乳腺癌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随后出现了明显的右上肢淋巴水肿,且尝试的压力带治疗效果不理想。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淋巴水肿程度已接近Ⅲ期,因此亟需专业的外科干预。
手术方案与实施
经过术前的详细病例讨论,手外伤一科提出了“骨折治疗+淋巴静脉吻合术”同期进行的手术方案。手术团队面对的挑战在于患者长期的淋巴水肿导致其皮下淋巴管已部分失效,严重影响了手术的实施。然而,这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绝佳时机。
手术过程
手术于下午5点正式开始,尽管患者的皮下淋巴管直径仅有0.1-0.3毫米,肉眼几乎看不见,手术团队使用了ICG造影技术进行精确定位,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的组织分离,找到11组可供吻合的淋巴管与静脉。达成吻合效果的关键,在于根据血管的直径,采取“端端吻合”与“套入缝合”的双重技术,采用直径约0.02毫米的显微缝线精细缝合。
术后效果与未来展望
手术持续了8个多小时,最终在次日凌晨1点顺利完成。术后检查显示,患者右上肢的周径缩小了1.25厘米,肢体肿胀明显减轻,手术效果令人满意。付胜强医生表示,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很多患者因难以承受而中断,导致症状反复。新技术的引入,如强有力的登记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将极大地提升治疗效果。
一站式服务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烟台山医院东院手外伤一科设立了淋巴水肿(手足)门诊,为乳腺肿瘤、妇科肿瘤及腹部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患者提供全面的“J9九游会”一站式服务,包括综合评估、保守治疗及手术干预等。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帮助下,门诊将致力于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