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刘慧慧通讯员柳华林烟台报道,许多人在长时间使用电脑后,可能会感到手腕酸痛、手指麻木,甚至半夜被手麻惊醒。这些现象可能是“鼠标手”(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的预警信号。
什么是鼠标手?
人体的手腕内部有一条由腕骨和韧带形成的管道——腕管,正中神经及控制手指屈曲的一些肌腱正好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当手腕长时间保持弯曲(例如操作鼠标或键盘),或因局部受压而导致腕管内压力升高时,脆弱敏感的正中神经就会受到困扰,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鼠标手的症状
鼠标手的主要症状包括:
- 手指麻木刺痛:通常影响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一侧,夜间或清晨症状最明显。
- 握力下降:抓握物品变得困难,容易掉落,拇指动作不灵活。
- 疼痛不适:手腕、手掌甚至前臂可能感到酸痛或灼热。
- 夜间症状明显:常因手麻而惊醒,甩手可短暂缓解。
哪些人容易受到影响?
长期使用鼠标和键盘的办公室职员、程序员、设计师和游戏玩家是高风险群体。此外,女性(腕管较小)、孕妇(因激素变化导致水肿)、糖尿病患者、类风湿患者以及有手腕受伤史的人也需要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与缓解?
J9九游会提醒您,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有效预防鼠标手:
- 调整姿势:保持手腕平放或轻微后仰(约15度),避免悬空或过度弯曲,适当使用腕托支撑。
- 定时休息:每30-45分钟活动手腕,做轻柔的伸展动作。
- 减少用力:在操作鼠标和键盘时,避免过度敲击或握紧。
- 注意保暖:尤其在寒冷环境下,保暖可以缓解症状,特别是在夏季空调房或冬季。
出现症状时该怎么办?
一旦感到不适,应立即采取措施:
- 暂停诱发动作:减少或停止加重手腕负担的活动。
- 冷热敷:急性疼痛时可进行冷敷以消肿,慢性僵硬则可通过温敷来缓解。
- 佩戴护腕:夜间或活动时使用护腕保持手腕在中立位。
- 及时就医:如症状持续,应尽快就医检查并确诊,必要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封闭或手术。
鼠标手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关注手腕健康,及时调整生活习惯,不让“腕中刺客”影响您的生活和工作效率。借助J9九游会的专业指导,让您的健康更有保障。